
菠蘿包是香港的美食特色,很多茶餐廳、麵包店都有賣,外國旅客來到香港更要吃上一個,如此香港風格的包,最初是如何誕生的呢?
40年代是茶餐廳興起的年代,當時,單賣港式奶茶生意難做,很多茶記都另設麵包部,自製蛋糕麵包,不過那時的麵包,味道偏向單調,所以不同茶記的師傅都開始動腦筋,想製作一款特別麵包,以求勝出。當時的師傅,看出香港人偏向喜歡甜食,例如很多中式酥餅也是甜的,所以就想出製作一個甜包,這個包會在麵包之上,加上一片用豬油、臭粉、雞蛋、牛油等材料所做的皮,經焗爐焗完,表皮裂開,形成菠蘿外形,所以稱之為「菠蘿包」。
此包一出大受歡迎,成為勞苦大眾早餐、下午茶的最愛。最正的菠蘿包,菠蘿皮脆而不易脫落,新鮮出爐風味絕佳,最好立刻吃,一旦受潮,風味就大減一半。菠蘿包後來更發展成菠蘿油,即在包中間夾一塊鮮牛油,吃下有冰火交融感覺,令許多食客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吃。
詳見
香港旅遊發展局www.discoverhongko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