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安全守護者 航港局影片大揭祕

為讓民眾了解守護航行安全的幕後英雄,航港局與網路頻道《百工職魂》合作,拍攝燈塔守、燈塔維修技師及引水人的工作紀錄,揭開這些一般人不易接觸,具有神祕感工作的真實面貌,讓民眾在造訪燈塔、搭船出遊的同時,能對這群全年不間斷堅守崗位的專業人士,有更深刻的體認並給予精神上的支持。

燈塔守 為船隻照亮回家的路

燈塔,就是船隻的海上指南針,而讓燈塔始終亮著,便是燈塔守的職責。62歲的曾志忠,在三十年前就從事燈塔維修,十年前任職燈塔守的工作。他駐守於基隆燈塔。他說:「早期的燈塔守比較辛苦,因為點媒油燈,容易阻塞,要時時刻刻注意燈器,一有問題要馬上解決。」曾經就發生過因為維修不及,值班人員推著透鏡旋轉了整個晚上。有人問他,為什麼要從事這個孤寂的工作?他不諱言地說,這是一個重複性高的工作,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,能讓

燈塔正常的運作,成為航行船舶最後的堡壘,這是他的責任感與目標。

燈塔/燈杆維修技師 守護航港安全的幕後英雄

進出港口常看到的閃光塔,便是輔助航行的「燈杆」,功能是讓船舶避免碰撞或擱淺。鄭仰勝,39歲,從事燈杆維修的工作已有五年,他在基隆港負責總共七個燈杆的維修,他必須騎車去巡每一個燈杆的點,如果跨過東西岸,就需花費二十公里的路程。他認為這份工作最辛苦的地方在於,遇到風雨比較大的時候燈會故障,但得當日處理好。曾遇過光華塔的電燈熄掉,他爬上六、七樓高的鐵梯,在風大時很難站穩。他說:「這份工作不僅需要電機知識,還需要不畏爬高的心理素質,以及獨立作業的能力。」

引水人 帶領船舶安全進出港口的關鍵人物

船和汽車不同,停下來時是沒有剎車的,負責引領船舶安全入港與離港的人,就是引水人。李振弘,44歲,從事海上航運工作14年,擔任引水人2年,目前於基隆港服務。他提到:「冬天的浪曾經有三層樓高,加上基隆港的縱距比較短,要在短時間把船停下來,是不容易的事。」引水人工作的危險性高,他也曾在爬引水梯時落海,幸好當時他很快游離大船,沒受到大傷。他說:「引水人是船員的最高殿堂,選擇了這一行,遇到困難都要能夠去克服,享受它、喜歡它,才能越做越好。」

更多詳情,請瀏覽:

「守護大海的人」活動網站 http://events.7to.com.tw/2021mpbevent

交通部科普網頁 https://event.motc.gov.tw/index.jsp?webid=202009210001

航港風情話FB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tcmpb.gov.tw/

臺灣燈塔FB https://zh-tw.facebook.com/motcmpb.lighthouse/

發表迴響